中国科技博览

综合新闻

国家使命:绵阳20年探路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1

原标题:国家使命:绵阳20年探路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

来源:四川日报

这段时间,丁爱华很忙,频繁前往重庆北碚。

作为绵阳市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运营公司董事长,丁爱华肩负重任:考察企业、对接相关部门,将推进科技成果、科技资源交易和转化的“绵阳经验”复制到北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继河北、山东、广东、泉州、成都等五个分中心成立后,丁爱华和中心正在筹备重庆分中心的建设。他们每一次的北碚之行,都铭刻着国家战略的印记。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从那一刻起,四川省、绵阳市领命而行。

从“国字号”的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从诞生全国首家军工科研院所转企单位,到入选全国首批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试验田上已结出累累硕果。

建设科技城,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性难题,绵阳市20年来一直在上下求索。

建平台?科技城劲吹“共享风”

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蒲良驹带记者参观他负责的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这是一个推动军工仪器开放共享、优势民营检测能力服务军工的共享平台。

进入大厅,记者没有见到传说中价值数百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仪器当然都在院所、高校里。”蒲良驹说,平台对接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资源与中小企业研发需求,同时搭载仪器金融、仪器研发、仪器首发、报告溯源、认证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创新源于需求。在绵阳,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拥有的仪器设备有数万台,但不少设备的应用并不饱和,而一些中小型企业苦于缺乏设备,远赴省外搞研发、做检测。为了弥合这一鸿沟,2017年,科技厅和绵阳市共同搭建的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揭牌运营。

开放共享并非易事。平台部分涉及军工资源,保密、结算怎么办?平台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到——由平台确定固定且经过保密培训的服务人员,负责固定军工单位资源共享工作,需求企业不直接接触军工单位。同时,平台与军工单位形成代收和转接的款项结算共识,按周期与军工单位做结算。

蒲良驹身后的大屏幕显示,平台累计对外开放共享科学仪器6000多套、聚集各类专家200余人,形成了近19万个检验检测、计量校准项目服务能力,为24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1.1万次。

赛思新能源是受益者之一。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做电磁兼容检测,这类检测设备价格动辄百万元。通过仪器设备共享,企业的检测成本节约6成以上。

近年来,绵阳大力推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以共享平台为桥梁,走出一条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新路。目前,绵阳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75.78%,居西部前列;近10年来,绵阳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拆壁垒?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刚刚攻克了深水作业机械臂的诸多难题,西南科技大学教师臧红彬的团队又要开启一项新的智能制造项目研发——为九州科技研发智能仓库系统,机器人可以将仓库内的原材料从边线仓自动及时地送到生产线上。

臧红彬团队在仿生软体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并成立了四川西部动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在仿生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在相关特种领域得到应用。“团队的快速成长,要归功于好政策。”这是创业三年多来,臧红彬最深刻的感受。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出台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的80%作为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20%归学校,学校再将其中的5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所在部门。